今天終於花了點時間把這本書讀完了。
說是讀還真的不為過,因為抱持著像要考試般認真的讀它(還劃重點..噗XD)
看完後真的覺得上了一門課,對於教養這件事即使沒有把握,也有一點頭緒
書的內容和方向都讓我覺得和我原先的想法有點不謀而合,希望實踐起來可以更得心應手
先來看看目錄介紹吧~我把我喜歡的重點章節用顏色做重點
用對方法,教出懂事小孩_ 作者:伊莉莎白.潘特利[信誼出版]
引言:教養孩子可以有更好的方法
第1章 你是屬於哪種教養風格的父母?
積極成長的父母,必須先瞭解自己的教養風格,設法改變自己,讓自己成為更「平衡」的父母。
第2章 成功父母的關鍵
父母最重要的工作,不是在取悅孩子,要用腦筋思考、運用技巧,並訂定你家的規則。
第3章 合作
善用教養「技巧」和創意來鼓勵孩子合作,會讓你生活更平靜,並得到更多為人父母的樂趣。
第4章 懲罰和管教
不用嘶吼或責打,請用同理心和慈愛的態度,找出或創造最適合親子的「問題解決」方式。
第5章 建立孩子的自尊
對孩子來說,建立健全自尊最重要的基礎就是愛,一份完全、獨特、沒有條件的愛。
第6章 如何培養手足間的良好關係
孩子們互相幫忙,即使只是小事,也可以大大稱讚,讓孩子知道你注意到,並讚許他們之間友愛的行為。
第7章 我為何如此生氣?我該怎麼控制自己?
父母對孩子的不當行為所持的態度相當重要,四個步驟幫你調整自己的情緒,保持冷靜。
第8章 先照顧好自己,你才有力量照顧別人
為了全家人著想,你應該每天留一點時間給自己。多照顧自己,接納自己,並衷心喜愛自己。
第9章 只有思考方向 ── 沒有標準答案
任何教養問題能否獲得妥善的處理,關鍵在於你是否有計畫、有方法、有目標。
我覺得把話說清楚這個章節真的很受用,因為看完這本書,我會不斷地提醒自己對寶寶的用詞和下口令時也會特別注意,
避免用一些模糊會讓寶寶混淆方向甚至不知道方向的用語,這樣一來寶寶可以清楚知道該怎麼做,當爸媽的也可以省下很多口舌
建立孩子的自尊這個單元,也讓我學習到雖然寶寶是我父母生的,
在傳統的中國文化中講求的就是注重輩份,長輩好像就是最大的說什麼都是對的
但如果重新思考後,會發現其實拿掉輩分、拿掉稱謂,一個大人都需要基本的自尊了
更何況寶寶只是一個小小的個體,尤其是還這麼小,很多東西都正準備在他小小的腦子裡開始要建構起來
這時候他需要的是人們對他的關注和愛,所以我們更應該要小心用詞,並且花更多的心思去傾聽他需要的什麼,
說也很奇怪,雖然寶寶還不太會說話,但是做媽媽的總是可以知道他大概想表達的是什麼(我還是覺得這是很神奇的一件事)
到最後的章節,有很多的問與答,我覺得也都很受用,
最主要強調的還是不管書怎麼說,怎麼教,最重要的還是要找到適合自己寶寶的氣質和個性的方式
一起培養出與寶寶間最舒服的相處模式,所以還是強調教養沒有所謂的絕對,適合的就是最好的!
還有第七章,正好講到了我的心坎裡,因為常常在懊惱和自責的我,也在這章節裡面找到一些答案
其實有的時候真的只是自己沒有辦法去接受自己的不悅,有些時候真正的不開心只是因為對寶寶的預期太高
或許如果有多一點的認知和少一點的高期待,這樣就不會讓自己陷入那麼的生氣情緒裡面
沒有人天生就是完美的,事情也沒有絕對的是非對錯,往往都是認為和自己預期的不同時就覺得那是錯的
書中就提到其實使我們生氣的並不是孩子的不當行為,而是我們對孩子的不當行為所持的看法
每個小孩都有不守規矩的時候,當我們去瞭解寶寶發展的過程中有哪些行為是正常的就會好像先替自己打了預防針一樣
在寶寶出現這些不當行為的時候自己也就比較能更接受它,而不是氣得要命
看完這本書之後,在教養方面真的會覺得比較有方向,好像手上突然擁有很多寶物一樣
希望在未來陪寶寶成長的每一天遇到問題困難時,可以用上我的寶物和寶寶一起解決這些問題
當然最後還是要說的是,書寫得再好,都是參考用的,最重要的還是要找到和寶寶間最好的相處方式
因為就像書裡面說的:
就算我們知道的管教技巧再多,我們的小孩也不可能完美無瑕,而且我們也永遠不可能變成完美父母呀~~~~
以上和大家分享~共勉之!!!
(9.21_阿軒和我們一起去看台灣設計師週展覽,他對這木頭地板很有興趣,來回走了不下10次還不肯離開)